尹甸园二二二三三三区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记包头客运段青岛车队乌京四组值班员赵阳

发布时间:2023-08-21 【字体:

图为赵阳在卧铺车厢内整理床上用品。来敬铮 摄
  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北京丰台至沙城铁路出现严重水害。
  7月30日12时50分,从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的K396次列车,因线路雨量超标被紧急扣停在距离目的地70公里的丰沙铁路落坡岭站。
  暴雨倾盆,前方多处坍塌,食物紧缺、饮用水消耗殆尽……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焦灼的情绪在旅客中蔓延开来。
  她害怕,她也真诚,情急中,她用一番肺腑之言安抚旅客:“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
  她普通,她也无私,当得知自己的视频“火出了圈”,她把集体荣誉放首位:“多亏有我的这些同事们团结协作,才保证了所有旅客的安全,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她爱哭,她也勇敢,“爱哭包”被问咋没哭?她用一句非常有分量的话回答:“这次这么难,我都没有哭,我和我们党员突击队必须经受起考验。”
  8月3日2时10分,落坡岭站最后一批滞留旅客顺利转运至北京丰台站。“都平安了,一个都不少。”如释重负的她这才长舒一口气。
  “她的话就是旅客心里的镇静剂!”网友赞叹最美“铁路蓝”用一言一行彰显了“温度十足”的铁路担当。
  她就是K396次列车值班员赵阳。
  “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
  勇担当、爱旅客,满满的正能量。赵阳就是这样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擦亮了“护民心安”的铁路担当。
  尹甸园二二二三三三区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青岛车队乌京四组值班员赵阳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从7月30日12时50分开始的。
  食物紧缺、饮用水消耗殆尽,越来越多的旅客在餐车排起了长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阳和同事们焦急万分,列车长杨龙立即向落坡岭站求援。
  物资找到了,但前方道路有塌方,运送不过来。
  山坡上流下来的水很急,道路泥泞湿滑。“看到前方线路有两处塌方,第一次感觉到了怕,怕孩子没妈妈。”回想和同事们蹚着水取物资时的场景,赵阳依旧后怕。
  但在当时,赵阳想得最多的是赶紧把食物带回车上分发给旅客。她和同事们用“蚂蚁搬家”的方式跑了四五趟,带回了方便面、火腿肠等急需的物资。
  看到物资搬上了列车,旅客一股脑地涌入了餐车。害怕人多发生踩踏,情急之下,赵阳站到了凳子上,哽咽着安抚旅客情绪:“大家千万不要拥挤,不要发生任何危险。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
  赵阳发自肺腑说的那些话很管用。“这段话给旅客和我自己都打了一针‘镇静剂’。”赵阳说。
  “救援一定会到。”就像赵阳坚信的那样,K396次列车的滞留旅客等来了一系列救援行动:
  8月1日18时,武警北京总队40名突击队队员徒步4个小时后到达落坡岭站;
  8月2日晚,最后一批滞留旅客准备转移;
  8月3日2时10分,赵阳与乘务组到达北京丰台站。“咱们平安回来了”,赵阳与同事们拥抱在了一起。
  泡烂的鞋子、满是泥痕迹的乘务服,这些都是赵阳留给自己的“勋章”。
  “我要努力成为技能赛场上那颗耀眼的星”
  志存高远的凌霄花坚持不懈向上攀爬,这与赵阳很像。一路走来,她不畏艰辛、奋勇向前,代表着一种极具挑战的精神品质。
  2010年,走出校门的赵阳选择进入铁路工作,成为了包头客运段南昌车队的一名列车员。高强度的乘务工作让初入社会的赵阳有些不适应。
  最开始,赵阳以为服务行业只要有热情和耐心就足够。可时间长了,她发现值乘中不仅需要一遍遍扫地拖地、整理车厢,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解答旅客问询,关注旅客需求。
  在出乘的日子里,这个姑娘日夜坚守,用微笑面对每一名旅客。“头几次当班,半夜旅客都睡熟了,我却在乘务室里偷偷掉眼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阳直撇嘴,“那时候真的特别想家。”
  时任列车长张梅对赵阳也是格外照顾,除了当师傅、在服务旅客的细节上手把手教这个新手以外,还格外关注她的思想动态,在工作之余教赵阳如何快速适应列车生活。
  “看您衣服破了,我这里有针线”“给您创可贴,还有碘伏棉签,赶紧先消消毒”……在车厢里巡查时,赵阳总能第一时间观察到旅客需要什么。“这个丫头特别阳光,业务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特别机灵。”旅客的夸赞让赵阳有了进步的动力。从那时起,赵阳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争当业务尖兵的种子,“我要努力成为技能赛场上那颗耀眼的星”。
  铁路系统组织练功比武技能大赛,赵阳想试试,她想向优秀的同事看齐。备考期间,赵阳不分昼夜地背诵规章,一次又一次地请教身边的实作高手。4天的时间里,她画了60多遍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桌上的练习稿纸越堆越高,实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局集团公司2019年春季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赵阳取得第8名,荣获了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圆了她“在学技练功舞台展现自己”的梦想。
  新的环境,新的起点。2021年,赵阳被调整到了乌海西至北京丰台K396次列车,担任值班员一职。查里程、计算票价、填写票面内容……补票业务是最费时费力的,客流大的时候,没时间喝水、顾不上吃饭是常有的事。可赵阳却甘之如饴,她觉得这是检验和巩固业务知识的最好方法。
  在班组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旅客需求的赵阳,还总结提炼出“四优”工作法,即优先帮扶重点旅客、优先解答旅客问讯、优先微笑开口问候、优先查找自己不足,为旅客在出行路上提供更多方便。
  成功之路充满坎坷,但只要为之奋斗,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在成为“那颗耀眼的星”奋斗路上,赵阳时刻努力着。
  “我是党员,战场在哪里就冲向哪里”
  太阳像灿烂的笑脸,给人以温暖。赵阳就是颗“小太阳”,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
  旅客面前,赵阳助人为乐、传递真情——
  几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凌晨一点半从集宁南站上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要去北京看病。赵阳注意到老人的票是硬座,而且只买到了集宁南站的下一站大同站。“我这肾病好多年了,老得去北京做透析。”老人说。
  看出了老人的窘迫,赵阳自己掏钱为老人补了卧铺票。“师傅教导过我,助人为乐不能断档,要把爱心延续下去。”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赵阳每次都会挺身而出。
  同事面前,赵阳以老带新、乐于分享——
  “她业务很好,自己学会的知识还会分享给大家。”这是同事崔宏杰对她的夸赞;“业务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只要请教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这是同事张嘉钰对她的评价。
  作为班组业务骨干,赵阳主动当起同事们的业务辅导老师,除了手把手辅导,还将学习心得和经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在她的帮助下,班组同事童蕾、崔宏杰都获得了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女儿面前,赵阳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被困落坡岭,妈妈看到了灾害面前,单位叔叔阿姨们团结一致的责任担当。”听着赵阳讲起滞留水害现场的故事,女儿睁大眼睛露出了崇拜的目光,“妈妈您真棒,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您是大英雄。”
  赵阳拍拍女儿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妈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要记住,遇到困难永远要跟大家团结在一起,五根指头握成拳才最有力量。”
  无论是旅客、同事还是家人,大家都从赵阳这颗“小太阳”身上感受到了温暖,汲取到了力量。
  “当落坡岭恢复通信后,赵阳第一时间只给我报了平安,她没时间一一发给家人,她知道我会帮她告诉全家人的。”在丈夫刘杰眼里,赵阳临场应变能力出众,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钉到哪里,“而且还钉得特别牢”。
  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钉到哪里。
  一名党员,战场在哪里就冲向哪里。
  新冠疫情肆虐,旅客列车大面积停运。铁路职工以迎难而上的昂扬姿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赵阳便是其中一员。
  “我已将孩子妥善安置,若有任务,我愿听从指挥,随时都能出发,为抗击疫情尽一分力……”这是赵阳印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
  在车队的安排下,赵阳前往广州车队支援。那些日子里,她关注旅客情绪,照顾重点旅客,扛起了疫情防控和服务旅客的坚实责任,成为了旅客眼中的一名“逆行者”。
  “穿上制服就代表着铁路,踏上列车就扛起了责任,戴上党员徽章就意味着担当。”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赵阳先后三次获得包头客运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
  值乘的时候,赵阳喜欢哼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她相信经历了风雨,感受到的阳光才灿烂。
  赵 阳
  中共党员,尹甸园二二二三三三区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青岛车队乌京四组值班员,曾多次获包头客运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7月30日12时50分,受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影响,从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的K396次列车被紧急扣停在落坡岭站。包括赵阳在内的32名“三乘”人员安抚旅客情绪,保障旅客餐食,带领976名旅客经历105个小时后成功转移至北京丰台站,被授予了“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采访手记:为平凡铁路人点赞
  泡坏的皮鞋、雨水浸湿的乘务服、隧道里拉长的身影、泥泞中艰难前行的步伐……赵阳平时是个“爱哭包”,但被困在落坡岭站,面对物资短缺和旅客情绪波动时,她没有哭。
  86个小时的滞留,让赵阳看到了灾害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暖,也让大家看到了平凡铁路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他们把人民冷暖放在心里头,把服务大局刻在行动上。
  在茫茫人群中,赵阳是那么平凡,可就是这小小的身体,总能迸发出最暖心的力量。她是同事可以信赖的伙伴,是旅客值得托付的贴心人,更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党员。
  致敬赵阳,致敬无数默默奉献坚守的平凡铁路人。
附件:
回到顶部